退而不休 执着热爱
国家气象中心退休干部陈善敏
来源:2019年9月11日《中国气象报》第4版
作者:申敏夏
国家气象中心退休干部陈善敏,2001年从领导岗位退休后,连续担任了四届国家气象中心退休党总支(以下简称党总支)书记。从2002年起,陈善敏带头创立的党总支主题活动日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一名拥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十几年来,陈善敏把对党的感情和对国家气象中心集体的热爱,全部倾注在日常与老同志的接触中。他为创建退休干部和谐集体尽心尽力,使这个大家庭始终有“轻松生活,和谐向上,我为退休集体作贡献”的文化氛围。
在陈善敏的带领下,2010年,党总支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五好党总支”称号;2011年,再次被授予“中国气象局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其事迹刊登在国家机关工委出版的《五好之路》一书中。
3月7日,陈善敏为国家气象中心老同志介绍“疾病的自我管理”。
坚定信念 永葆本色
陈善敏平易近人、性格温和,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愿意把他当作知心朋友来交往。在他人眼中,陈善敏是一个精力充沛、充满着正能量的人。
陈善敏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到中央气象台工作,对气象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退休后,他积极为创建退休干部和谐集体作贡献。2008年,他首次提出了“快乐生活、和谐向上”的理念,使中心老干部工作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位。他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与退休办和党总支一起,坚持开展适合老同志特点的活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心老干部文化。如今,阳光、快乐、轻松的氛围让老同志们感到十分充实。
无论是开展党组织活动和文体团队活动,还是在节假日开展慰问,陈善敏总是担当热心组织者的角色,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细节上考虑周到,使中心组织的每次活动都非常圆满。
陈善敏不仅具备很强的工作能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他带领大家开展理论学习。在党组织生活会上,他总是踊跃发言,与老党员干部们一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领会新时代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他通过学习,思想始终保持常新,做到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从2001年开始,党总支每年都组织撰写学习心得及征文活动。作为党总支书记,陈善敏结合“两学一做”“喜迎十九大召开”等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2018年,在中国气象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组织的“我看气象事业改革开放40年”征文活动中,他撰写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卫星气象业务的发展》荣获三等奖。
创新管理 老有所为
陈善敏不仅坚持学习,而且能将学习的成果落实到党建工作和老干部工作中。在他的眼里,老干部工作不是大局,却影响大局。在他担任党总支书记期间,团结带领党总支一班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总支的凝聚力增强,党建工作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几年来,国家气象中心的老同志出现各种问题,都是通过自我管理机制内部解决,极大地减轻了中心领导和职工的负担。同时,中心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老干部,更使老干部真正体会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中心老干部活动团队有“一团三组七队”,但离退休办公室人员少,服务管理压力大。2010年,为适应老干部团队建设的需要,中心成立了老干部自我管理委员会。陈善敏担任管委会主任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探索出了一条老干部自我管理的新途径。
多年的实践形成了管理服务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社团自主活动与管理服务者互动、志愿者协同的管理模式,使“一团三组七队”全部实现了自我管理。为此,他还受邀到中央国家机关有关单位介绍经验;中共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领导也曾亲自带队到中心调研,在全国推广这一做法。
不忘初心 奋斗终生
在退休集体中,陈善敏积极倡导老同志“看待问题要站得高一点,处理问题要冷静一点,考虑问题要全面一点,对小问题要马虎一点,碰到问题要想开一点,受到委屈心要放宽点”。真诚的态度、宽容的胸怀、饱满的热情、平和的心态、踏实的作风,是大家对他发自内心的评价。
2011年,陈善敏被查出患有癌症。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他仍坚持带病工作。在学习杨善洲活动期间,党总支开展了学习身边共产党员的活动。他亲自带队来到湘西革命老区,走访慰问退休后长期在那里义务执教的陆如华教授。回来后,他撰写了通讯《爱心在这里流淌》,发表在《中国气象报》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2015年,已经年过七旬的他组建了中心老干部“气象万千”微信群,如今已发展到103人,使“气象万千”微信群成为传递正能量和传播网络健康知识的平台。
2013年,陈善敏卸任党总支书记,但优良作风和传统却被传承了下来。他说,加入党组织是确立了自己的信仰,人生在世除了生物属性之外,还有社会属性,做好退休党建工作需要一种奉献精神,为老同志服务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6年来,他仍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协助党总支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