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气象台成立70周年 > 头条

创新发展 逐梦前行——写在中央气象台成立七十周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2日18:00    分享到:

创新发展 逐梦前行


——写在中央气象台成立七十周年


王建捷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年。在这一关键年的万物复苏季节,迎来了中央气象台70华诞。回首七十载,中央气象台始终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己任,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水平,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实现一次又一次跨越,成长为我国气象业务的核心力量和国际认可的世界气象中心,谱写了新中国天气预报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动人历史篇章。


70年的发展历程,中央气象台不断追求卓越,迄今已建立起无缝隙、精细化的现代天气预报业务体系。从早期以手工绘制天气图和传统定性分析为主的预报,到目前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综合运用卫星/雷达等观测信息和多种释用方法的客观定量分析预报;从过去翻阅纸质天气图、看图说话和手抄手写预报结论,到如今人机交互三维图像动画分析、智能化编辑和一键式发布预报预警;从开始仅有几种灾害性天气和国内大城市1224h预报,到现在各分类灾害性天气滚动式临近预报或0-10d预报、以及几十种气象要素逐3h快速更新的0-30d无缝隙全球10km/中国区5km智能网格预报等,天气预报实现了由主观、经验、定性的传统方式向客观、定量、精细、智能的现代方式的飞越。


70年的发展历程,中央气象台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手段先进、功能多样的现代气象服务业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由初期以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为主,逐步拓展到今天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国家重大活动与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多门类(农业、生态、海洋、航空、水文、环境、交通运输、卫生、能源、保险等)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实现了包括决策、行业和公众服务等在内的宽领域专业化现代气象服务,服务关注点已从国内延伸到海外。


70年的发展历程,中央气象台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科技创新,将中国印记镌刻在气象核心技术“利器”之上。基于起步较晚的现实和基础条件,从引进、学习和应用国外数值预报技术,到借鉴先进经验、确立适合国情的自主研发技术方案和实施一次次重大科技攻关,如今已经形成自主发展的GRAPES区域(3km)/全球(25km)一体化的确定性以及集合预报业务技术体系,使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水平跨上新台阶。正是由于拥有数值预报等核心技术自主发展的能力水平和相应业务体系,2017年中国气象局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GRAPES全球预报开始为国际用户实时提供数值指导产品,并助力我国全球战略和“一带一路”气象保障服务。不仅如此,中央气象台在人机交互预报平台(MICAPS)关键技术发展上也展现出自主创新的显著成效与成果,经过20多年的努力,MICAPS已经发展至第4版本,我国天气预报信息的加工分析和图形图像显示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MICAPS人机交互预报平台目前已推广应用到世界20多个国家的气象水文部门。


70年的发展历程,中央气象台始终秉承 “甘于奉献、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光荣传统,铸就了一支听党话、本领强、乐奉献、能打硬仗的“铁军”。在一次又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预报服务中(如: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2019年“利奇马”等),在一次又一次国家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中(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要阅兵、国庆6070周年庆典、载人航天试验等),中央气象台顶住压力、不负重任,经受住了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这正是一代代中央气象台人接续奋斗、精神传承的生动体现。  


中央气象台70年的发展与进步,凝聚着几代中央气象台人艰苦奋斗、努力奉献的心血,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得益于中国气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各兄弟单位的热情帮助。


站在历史新起点,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如何把握战略机遇、紧跟时代发展、续写中央气象台新篇章,需要新时代的中央气象台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更高目标、激发昂扬斗志,切实在5个“始终坚持”上着力,即: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这一根本方向。中央气象台70年的辉煌成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中央气象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安康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为预报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人民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始终坚持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一战略定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对国家安全和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气象预报服务趋利避害的任务更艰巨更迫切。这就要求我们中央气象台,不断跟踪需求、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与针对性,大力发展面向公众和政府决策的精细化智慧型气象服务,以及基于影响的面向农业、生态、海洋、航空、水文、环境等领域的专业气象预报服务,使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更全面的发挥。


三是始终坚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气象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当前,国际科技迅猛发展,气象领域综合实力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利用先行发展和深厚积累等优势已经抢占了气象核心技术高地;同时,国家发展战略对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对服务的广度深度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中央气象台必须提高站位,拓宽视野,将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的建设与全球监测预报服务能力的发展相融合,将深化改革、提质增效与全面推进现代化相统筹,创新机制、大胆探索,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气象中心。


四是始终坚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这一战略重点。我国人口众多、气象灾害频发多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受气象灾害影响的脆弱性也在增加。这就要求我们中央气象台始终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个过程不放过”,全力做好灾害性和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气象次生灾害的风险预警和影响预报工作,着力延长预警期和预报时效,着力提升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与敏感性,快速发布权威信息、主动科普公众百姓,为防灾减灾救灾发挥好消息树和气象保障作用。


五是始终坚持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这一战略任务。信息化“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加速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也给现代天气预报发展提出了新的极大挑战。新的形势要求中央气象台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技术和推动气象预报服务更高质量现代化的关键动力,集中力量持续攻关数值预报等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以数据为主线的气象信息化和以数值预报智能应用为特征的业务流程改革,加快具有新时代特征与内涵的研究型业务建设,支撑起精密监测、精准预报和精细服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新要求,中央气象台将继续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发展,逐梦前行,用科技的力量,用“铁军”的传统,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气象中心努力奋斗,为建设气象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中央气象台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