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北方农区大部气象条件利于作物成熟和收获
四川盆地至黄淮西部等地防范连阴雨 抢收成熟作物
摘要:目前,全国秋收进度约1成,将于9月下旬进入大面积收获阶段。预计9月下旬,北方大部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东北初霜冻正常或略偏晚,出现连阴雨和大范围倒伏的风险小,利于秋收作物安全成熟和适时收获。但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和黄淮西部连阴雨和低洼农田渍涝害风险较高,影响秋粮作物后期灌浆,成熟地块机收作业气象条件差。建议各地做好机收和烘干设备调度,及时收获已成熟作物,降水偏多地区注意避雨抢收,谨防籽粒发芽霉变,确保秋粮品质。
一、秋粮进入成熟收获期,秋收将于9月下旬大范围展开
9月以来,全国秋收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东北地区主要农区未出现初霜冻;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其中西南地区大部偏多3成至2倍,温高光足利于一季稻、玉米和大豆等秋粮作物灌浆乳熟和成熟收获。
目前,全国秋收进度约1成,其中重庆基本结束,四川收获近8成,贵州近6成,湖北过5成,云南约4成,新疆近2成,湖南一季稻约7成,江西一季稻过2成,河南南部开始收获;全国其余大部秋收粮食作物处于蜡熟至成熟期,将于9月下旬陆续进入大范围收获阶段。
二、9月下旬我国农区大部气象条件利于秋收作物安全成熟和收获,四川盆地至黄淮西部等地连阴雨风险较高
东北地区霜冻影响小,多晴好天气,利于秋收作物安全成熟。预计9月下旬,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强度不强;预计东北地区主要农区初霜冻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晚,大部地区秋粮可在初霜前安全成熟;9月20-21日,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兴安盟)、黑龙江北部(黑河、齐齐哈尔北部、牡丹江)及吉林东部(白山、吉林)等地农区霜冻风险较高(附图1),约占东北地区耕地面积比例13.0%,上述地区秋粮作物基本成熟,霜冻影响有限。预计9月下旬,东北地区多晴好天气,24-26日有小到中雨天气,出现作物大范围倒伏和“埋汰秋”风险低,利于秋粮作物籽粒脱水和适时收获。
四川盆地至黄淮西部等地秋收期连阴雨风险较高。预计9月下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中北部等地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降水偏少,对玉米等秋粮充分灌浆、提高籽粒饱满度和棉花裂铃吐絮有利。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黄淮西部和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至7成,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19-20日、22-24日、28-30日;上述地区发生连阴雨和低洼农田渍涝风险较高,影响秋粮作物后期灌浆,增大成熟地块机收作业难度,局地进入适收期的花生等有发芽霉变的风险。
晚稻产区大范围“寒露风”风险较低。9月下旬,江南华南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3℃,发生大范围“寒露风”风险较低。预计21-22日和27-28日,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湖南西部和东南部、江西北部、浙江、福建北部和广西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轻至中度“寒露风”天气(附图2),届时江南大部晚稻已齐穗、“寒露风”影响较小,但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部分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晚稻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开花授粉受阻、空壳率增加。
三、农业生产建议
一是北方农区做好秋粮大面积收获准备工作。北方农区提前做好农机调度,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获已成熟作物。东北地区贪青晚熟地块采取措施促早熟,北部采取熏烟等措施防范霜冻危害。
二是四川盆地至黄淮西部等地避雨抢收,谨防发芽霉变。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和黄淮西部等地及时排涝散墒,为机收作业创造条件,抓住降雨间隙抢收已成熟作物;已收粮食要做好通风摊晾、烘干入库,谨防籽粒发芽霉变,确保秋粮品质。
三是江南华南做好晚稻田间管理。晚稻产区做好肥水管理,及时追施粒肥、防控病虫,采取深水灌溉、一喷多促等措施防范“寒露风”等不利天气危害。
附图1 2023年9月20日至21日东北地区霜冻风险预估图
附图2 2023年9月19日至28日晚稻“寒露风”预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