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天气温起伏较大 对冬小麦无明显不利影响
一、冬小麦生长状况
目前北方大部冬小麦处于返青起身期,河南中部和南部、陕西关中、江淮、江汉陆续进入拔节期,西南地区普遍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阶段,发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3~10天。3月18日遥感长势监测表明,与上年同期相比,冬小麦主产区长势持平略偏好的比例分别为48.8%、48.9%(图1),一、二类苗比例接近常年同期。
图1 冬小麦主产省长势遥感监测
二、冬麦主产区气象条件和土壤墒情分析
3月11-13日和15-17日,北方冬麦区出现两次强降温过程,气温起伏较大,最高气温波动幅度达10~13℃,由于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在0℃以上,且冬小麦刚返青起身,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因此对大部冬小麦无明显不利影响。其中,3月15-17日,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大部、湖北北部等地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累计降水量有10~36毫米,河南中西部积雪深度达到8~15厘米,洛阳、郑州局地20~26厘米,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上述地区缺墒状况明显改善,对冬小麦返青和拔节有利;但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降至2℃以下达1~3天,导致河南局地缺墒和已拔节小麦轻度冻害(图2)。
图2 冬小麦主产省春季冻害监测
3月20日20cm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表明:冬小麦主产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仅河北中北部、安徽中部等地土壤缺墒,江汉部分地区存在土壤过湿(图3)。
图3 冬小麦主产省土壤墒情
三、未来天气对冬小麦生产影响预估及建议
预计未来10天,北方冬麦区气温起伏较大,西北麦区气温偏低0~1℃,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麦区气温偏高0~2℃。21-2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麦区气温下降4~8℃,最低气温达到0~4℃,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不大。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为10~50毫米,华北西部、黄淮西部等地累计降水量为3~8毫米,利于麦田增墒。小麦起身后需水量增加,河北南部、山东中北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麦田存在轻度农业干旱的风险。
建议:北方冬麦区做好小麦返青期分类管理,河北、山东等地应根据墒情和苗情合理灌溉与施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预防局地旱情发生发展;此外各地应适时开展冬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附表1 冬小麦主产省土壤水分统计
省份 | 缺墒站点百分比(%) | 适宜站点百分比(%) | 过湿站点百分比(%) | ||||||
本周 | 上周 | 上年 | 本周 | 上周 | 上年 | 本周 | 上周 | 上年 | |
陕西 | 44.62 | 51.47 | 32.26 | 40 | 33.82 | 50 | 15.38 | 14.71 | 17.74 |
河北 | 61.54 | 59.72 | 40.21 | 32.97 | 36.11 | 46.39 | 5.49 | 4.17 | 13.4 |
山西 | 35.44 | 36.51 | 15.85 | 48.1 | 46.03 | 64.63 | 16.46 | 17.46 | 19.51 |
北京 | 41.18 | 41.18 | 18.75 | 41.18 | 35.29 | 37.5 | 17.65 | 23.53 | 43.75 |
天津 | 16.67 | 12.5 | 11.11 | 66.67 | 87.5 | 33.33 | 16.67 | 0 | 55.56 |
山东 | 13.94 | 10.8 | 12.96 | 64.85 | 65.91 | 58.33 | 21.21 | 23.3 | 28.7 |
河南 | 28.12 | 38.78 | 13.17 | 49.2 | 46.47 | 53.29 | 22.68 | 14.74 | 33.53 |
安徽 | 40.51 | 35.9 | 8.97 | 39.24 | 48.72 | 41.03 | 20.25 | 15.38 | 50 |
江苏 | 6.85 | 10.96 | 2.67 | 60.27 | 63.01 | 52 | 32.88 | 26.03 | 45.33 |
湖北 | 12.9 | 13.16 | 8.57 | 38.71 | 44.74 | 37.14 | 48.39 | 42.11 | 54.29 |